?許多人認為,一只眼睛近視了,另一只眼睛不近視,雙眼視物還算比較清楚,便不以為然,認為單眼近視問題不大。殊不知,單眼近視若任其發展,會造成嚴重后果。通常來說在眼睛的發育過程中,兩只眼睛的屈光狀態幾乎不會完全相同,輕度差異是普遍現象。當兩眼的屈光程度在性質和程度上有很大差異時,則稱為“屈光參差”,通俗來講即兩只眼睛度數差距較大(一般參考值為250度)。屈光度數的不相等可以是近視、遠視或散光。引發屈光參差的原因較多,大多數為先天性,主要由于在發育過程中,眼軸發育不平衡、雙眼遠視消減程度不平衡、近視眼加深且雙眼不平衡等因素而引起。除此之外后天的不正確用眼以及不良生活習慣也容易造成屈光參差,如長期歪頭寫字、側臥玩手機等。
屈光參差會破壞立體視覺功能,造成兩眼物體成像清晰度和大小不等,無法正確判斷物體的空間方向,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,甚至會影響到升學與就業。
屈光參差會更容易造成視疲勞。患者兩只眼睛看到的東西大小不一,導致眼睛看物體時需要進行更多的調節,則更容易產生視疲勞。
屈光參差嚴重時會導致弱視和斜視。視力較差的眼睛被長期抑制,會造成屈光參差性弱視。若屈光參差已形成一眼知覺性弱視,該弱視眼因為不能注視目標而發生分離,常形成知覺性外斜視。
目前屈光參差矯正方法主要有框架眼鏡、角膜接觸鏡、手術矯正三種,而具體矯正方式則根據患者自身眼部狀況而進行選擇。
框架眼鏡:是最為簡單的一種方式,可以適合于每個階段的人群。尤其是對于在視覺發育期的兒童有較大的適應性和可塑性,在3-6歲時開始矯正,治愈的可能性更高。
角膜接觸鏡:主要適用于中重度的的屈光參差患者,接觸鏡是直接貼在角膜表面,通過角膜接觸鏡使物體直接呈現在眼球中,使所看到的的物象幾乎和我們的正視眼是一樣的。
屈光手術:患者年齡在18歲以后,則可以考慮進行屈光手術。手術直接作用于角膜,避免了光學像差,可以提高視力,改善立體視覺。